让创业 像打工一样“零成本”
当然,众创空间的模式远不止咖啡馆加办公室这一种。
在杭州,众创空间的模式有很多。
“有社交类的,比如楼友会、云咖啡等,除了办公场地外,还有一个咖啡馆作为创业者的交流平台;有媒体延伸类的,比如像B12创客空间,就是非常有名的B座12楼发展出来的;有公益类的,比如浙大e-works就是纯公益性质的;有培训辅导类的,比如贝壳社就是侧重对创业者做教育培训。还有综合性的,比如We-link之‘1024’创业基地,在原来‘孵化器’的基础上,叠加了资本投资等综合性功能。众创空间根据背后的人脉、行业、团队背景,整合创业资源,为创业者服务。”潘学冬介绍说。
目前,杭州有30多家众创空间,经过科委评审认定比较成熟的有17家。它们包括云咖啡、楼友会、福云创咖、魔豆工坊、B12创客空间、迭代空间、浙江大学e-works创业实验室等,主要集中在西湖区、高新区、海创园。
潘学冬说,“杭州的众创空间从2010年起步。到2011年,才出现比较成熟的机构,比如像‘天使湾’。但今年突然一下子冒出了好多家,出现了大规模的井喷。”
跟过去孵化器的高门槛不同,众创空间专门针对早期的创业团队。即使只有一两个人员,只要有一个好创意,也可以入驻。剩下的办公场地、培训辅导、政策办理、资金注入等,只要项目够好,众创空间都能帮你搞定。
“对于创业者来说,创业的成本越来越低,甚至就像打工一样。”云咖啡的负责人杨帆这样形容。
云咖啡是杭州最早做众创空间的机构之一,一年有300多场活动。用杨帆的话来说,“我们比北京的‘3W’还早一点。”为了说明现实情况,杨帆还举了一个云咖啡的例子。“我们这里有一位黄博士,从‘浙大网新’出来,自己做了一个在线教育的项目。创业之初,他只筹备了几万元!要知道五万元,别说租办公室,就连员工工资也发不了多久。”
虽然眼下形势一片蓬勃,但目前还没有哪一众创空间做到了真正盈利。不过,对于这一点,他们并不在意。
杨帆透露,目前云咖啡的办公室里,有14个团队大部分都没有收取租金。经过六个月,会自然淘汰一轮。
“进‘楼友会’的每一支团队,都有一个发展周期。我们给团队六个月的时间。如果项目做死了,就从我们这里搬出去。如果六个月发展壮大了,他们也不会留在这里,而是搬去办公环境更大的‘加速器’里。”徐金波说,“这六个月里,团队每月支付800元,可以获得我们咖啡馆的消费券。创业者用它可以在创业咖啡里消费、办讲座。实际上,就相当于免除了工位的租金。”
良仓创客空间的负责人郑迅达也表示:“我们这里免费提供办公环境、水电、网络,并且免租。”
“众创空间不同于过去孵化器的模式。它们不以房租作为主要的盈利点,而以投资为核心。众创空间背后的投资机构会对旗下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。在他们看来,十个项目里面,有一两个投中了,投资回报就来了。”潘学冬解释说。
作为圈里人,杨帆的说法更为具体、直接。
“创客空间的前身孵化器靠租金盈利。后来,众创空间通过将好的创业项目介绍给投资人,收取提成、佣金。如今,有不少众创空间,背后就有基金支持,只要遇到好项目就直接投钱。”杨帆说,“很多基金都在找好项目,这些在自己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项目,知根知底,投下去更放心。”
“阿里效应”
给众创空间添柴火
“眼下的三十多家,绝不是杭州众创空间的最高峰值。你看着吧,六七月份的时候,又会出来二三十家。”杨帆笃定地说,“接下来的势头,会越来越猛烈。”
为什么杭州的众创空间,会在此刻进入大爆发时期?
良仓创客空间的负责人郑迅达认为,这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很有关系。
“我们从PC互联网转到移动互联网。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一下子扩展了,并且粘度也比过去用电脑上网的用户高。其次,中国经济也在转型。一方面,中国上市企业也在互联网化,例如阿里巴巴跟银泰的结合。另一方面,线上的也发展出很多线下的东西,例如像‘快滴’之类的项目。线上、线下互相渗透,越来越融合。第三,‘阿里效应’把北京、深圳,甚至国外的创业人才,都拉到了杭州。第四,是‘钱’方面的原因。”郑迅达透露:去年,从创业团队在投资机构拿到下一轮投资的数量上看,杭州排在第二。
“阿里内部就有六万多人离职,在杭创业。阿里上市后,很多阿里人都拿着钱四处找项目。虽然他们也会投外地的,但主要还是投杭州的项目。因为信任感的原因,阿里人更倾向于投阿里人。”阿里人的前100号员工郑迅达分析。
位于西溪路的福云咖啡是 “爱拼车”、“铜板街”、“爱学贷”、“车猫”、“挖财”、“网营科技”等亿万美金市值项目起飞的地方。福云咖啡的执行董事、淘宝网创实体团队8号员工寿远就表示:“创办福云的其中一个想法,就是给阿里创业的老同事,提供一个办公的场所,好让大家交流起来方便一些。”
“此外,杭州政府对于创业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。以及,来自民间的浙商力量也不可小觑。我们这里是民营经济最发达、最有活力的地方。”郑迅达说,这些因素,让杭州互联网创业的氛围越来越好。
因此,愿意关注创业团队、服务创业团队的众创空间也频频发力。
潘学冬说,“深圳从过去的山寨天堂,发展到如今的众创天堂。因为,当地有大量的电子产业人才,只要跟创意结合起来,就很容易走上创业的路子。跟深圳等地相比,浙江地区的电子商务发达。因此,杭州的众创空间有明显的‘互联网+’的特点。许多人脑加电脑完成的轻资产的项目很多。”
杭州大妈:
像炒房一样炒项目
众创空间,在有了数量之后,质量也会跟着起来。
对于广大创业者来说,优秀的团队越来越容易脱颖而出。
“‘颐高集团’在全国各地,有很多大厦和物业。过去,在人们的印象里,‘颐高’就是做电子硬件的。在未来,杭州楼友会的模式会复制到宁波、绍兴、衢州、金华、嘉兴等全国各地。其中,宁波在年底就会正式实施。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的入驻、壮大,颐高大楼也许就不是一两个楼层来做众创,或许一整幢大楼都会发展成众创空间,变成真正的互联网大厦。”徐金波说。
除了行业内部的因素,出现越来越壮大的众创空间,背后更深刻的原因是:投资者对创业项目投资阶段的前移。
“一个项目,从初创到后来成功上市,需要经历好几轮的投资。从大环境来说,未来的创业项目肯定越来越多。如今,PE、VC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,大家纷纷转到了天使投资。未来,甚至可能会有更多人愿意投资种子期的项目。从投资的链条上看,会有越来越往前移,越来越往‘小’走的趋势。”郑迅达分析。
在投资圈,有一种说法:“过去十年,如果你想变成富翁,你要投资房产。未来十年,如果你想变成富翁,你要投资创业项目。”
有人甚至调侃,继炒黄金、炒房产、炒股票之后,英勇的杭州大妈会纷纷加入炒创业项目的队伍中。
相对于这种玩笑,郑迅达的说法更为严谨:“对于创业团队来说,未来的终极发展,肯定是众筹和众包。 众筹,是指一个人有了一个创意想法,能很方便的拿到钱,无论是从杭州大妈、还是政府、投资机构。然后,通过众包的方式,找到多个团队,帮他把产品开发出来。”
对于这一点,杨帆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。
“我是温州人。在温州当地,有一个经商的传统。那就是当一个人做生意的时候,他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会借钱给他,这背后的模式其实就是众筹。我们在全国各地的云咖啡,都有一个惯例。就是每一家店都会拿出20%的股份,用来众筹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一方面可以筹到钱;另一方面,可以引进资金背后的资源,做大圈子。”杨帆说,“未来的众创空间的模式,很有可能就是手里有一个好项目、也有资金,再找一个优秀的团队把它做出来而已。”
每日商报 http://hzdaily.hangzhou.com.cn/mrsb/html/2015-05/24/content_1970925.htm
杭州日报 http://hzdaily.hangzhou.com.cn/hzrb/html/2015-05/12/content_1960406.htm